close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T_Fh0V2REQWi9BFWQCXv.Ew-/article?mid=240
其中一段令我有所感觸,希臘時期許多哲學家都將肉體視為禁錮靈魂的刑具,莊子也有類似的想法,在某種程度上都認為人的精神(也就是靈魂)要從身體超脫而出,成就永恆的快樂(喜樂),我想也許在某種程度上,人都在追求這種永恆性,然而人畢竟不是全能,因此或許有時會將情感寄託在自我認為全能的人物上,如神靈,如偶像崇拜。
先無論這種行為的對錯,而從心理治療方面而言,心理師便成為被寄託的對象,是在心理治療上的移情,在某種程度上我和文中說到的主角有過相同的感覺,當然原由不同,甚至到目前我應該都還有這種感覺存在,只是隱而未發,在閱讀<診療椅上的謊言>後,一些以往比較沒注意到的事慢慢浮現,期許在往後的時間裡,整理過後能將這些東西變為文章,更或者在不久後,能夠更深入自我的移情,並整理出來。
治療師與來談者之間由於深度袒露的互動
隨著治療的進行,童年時期的衝突與情感慢慢的從潛意識浮現出來
雪洛曾紀錄著一段內容「馬克認為小時候妹妹去世是因為父母忙著照顧自己的關係」
這讓馬克怪罪自己的內疚藏在內心許久,成了自我懲罰、無法享受性的焦慮
逐漸來談者會將過往對重要他人的情感或幻想轉移到治療師身上
對馬克來說,也許他曾經想像過一個全能的女性(愛情)
可以把他從被囚禁的肉體中,將靈魂給釋放出來
讓自己從應該被處罰的角色成為被愛的角色
全站熱搜